大家好,我是孙玲。

三月初,我的生活被迫按下了暂停键。

因为一次滑雪中的失误,我右膝的前交叉韧带(ACL)部分撕裂。

原本习以为常的飞盘、跑步、徒步、滑雪……这些让我热爱的运动,一下子都做不了了。

那时我有点慌,也有点低落——明明是身体的伤,却像是心也被封住了一样,没什么力气,做什么都提不起劲。

但也正是在这段慢下来的时间里,我开始慢慢找回能量。

Image


从康复训练开始的重启

我很庆幸这次不需要做手术。

在医生的评估下,我可以先尝试康复训练,看看是否能够自愈。

我找了住处附近的一家诊所开始康复训练,一开始的重点是练习关节活动度(ROM)的动作,每周两次。

其实刚开始还有点新鲜,感觉挺有趣的。第一次有人这样系统性地关注你的身体,告诉你哪里发力不对、哪里可以再松一点,好像被允许慢下来,好好和身体重新认识一遍。

弯曲角度很快就能达到 130 度以上,我用绳子辅助拉伸,逐步找回膝盖的活动能力。但限制仍然不少,比如不能做内旋动作,也还不能慢跑、跳跃等强度较高的训练。

曾经我以为“不需要手术”就意味着“问题不大”,但现在我学会去接受——即使不用动手术,也是一件需要严肃对待的事。

我逐渐习惯了这种“每天一点点”的节奏,甚至对健身房那些原来不怎么接触的器械,开始感兴趣。单腿腿举、拉绳训练、平衡练习……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身体,也找回了久违的专注感。

这段时间也让我开始反思:过去的我,是不是太依赖“做”来证明自己“认真地在活着”?

我习惯了 go go go、do do do, 习惯了通过去更远的地方、做更多的事情,来获得存在感和方向感。

可当我突然不能 go,不能 do,一开始非常不适应——提不起劲、情绪低落,甚至有点自我否定。

其实可以做的事仍然很多,但节奏和方式变了,而我没有办法一下子转换过来。

这让我意识到,过去的“充电方式”,很多是通过行动、通过向外延展来获取能量。现在,我开始学习另一种方式:往内走,安静地感受、恢复,让自己在不能“去做”的时候,也可以慢慢找回力量。


重新审视“能量”的来源

我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,想提醒自己:什么是让我能量满格的事。虽然现在有些事还暂时做不了,但我仍然相信它们的力量:

1、启发星球的会议
每周组织启发星球的会议是一种充电的过程。无论状态怎样,我都会告诉自己:先 show up,有多少分享多少。很多时候,会议开始前状态并不高,但只要开始交流,往往在过程中就被别人点燃了,结束时已经充满能量。

2、跑步、飞盘、滑雪、大自然
这些是我非常喜欢、也最让我“在当下”的活动。

跑步的时候,我能感受到身体在呼吸和流动,内心也随之放松。每次跑完步,都会有种“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”的成就感。

飞盘、滑雪则让我专注在身体和玩乐里,场上只管当下,不太会胡思乱想。

大自然更是如此——徒步让身体疲惫,但精神像是在排毒;山里信号不好,索性不看手机,反而清净下来。

这种“被自然收走一部分杂念”的感觉,是我很依赖的充电方式。

3、与高能量的人在一起
与积极向上的人相处,我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能量流动。他们的正能量、动力和行动力会让我不自觉地被带动,也变得更有方向感。

4、做善事
无论是帮人一个小忙,还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都会让我感觉内心被填满了。

有时,不去做那些让自己内耗的“贪小便宜”的事,本身就是一种善待自己。知行合一、少一点杂念,脑子就会腾出空间来装更有价值的事。

5、 与亲密关系的人交流
和家人、朋友的深入交流,是我稳定情绪的锚点。

有些话说出来,有些情绪被理解之后,我会感觉“我不是一个人在撑”。那种被连接的感觉,能让我更有力量去面对外界的挑战。

Image


有些能量,只能慢慢找回来

低谷期的我,也曾焦虑“为什么我做不到了”、“是不是退步了”。但现在我更愿意温柔地告诉自己:
恢复不是线性的,是螺旋式的。深呼吸,慢慢来,一切都来得及。

有时是一场康复训练之后感到舒服一点,有时是在和朋友吃饭的时刻突然意识到:啊,我好像真的比上个月轻松一点了。

我知道,等我准备好了,那些我热爱的事,会一点点回来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会继续尝试去生活,去练习,去表达。


我想,有时候暂停,也是另一种前进。

🌿 你是怎么充电的?能量低时怎么找回自己的能量的? 欢迎留言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