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跑步,一个人写字,一个人走远
我常被问到:“你到底做对了哪些事情,让你走到了现在这个状态?”
今天,我想借几段日记里的文字、一些旧照片,以及我还记得特别清楚的片刻,来分享这些年我一直在坚持的事。
“你还记得14岁时的梦想吗?”
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时,我沉默了。我的童年记忆早已被各种农活碾成碎片,只剩下一些零散的场景。那时候有没有梦想?我只能去猜。我多希望自己从小就开始写日记,也许就能从文字里找到答案。
我不记得是第几次翻开2009年11月14日的日记了:
「我现在的生活是单调的、无奈的。 单调,我每天做着同样的事,有时会有同样的想法,走同样的路,整天不是身累就是心疲。该怎么办呢?怎么才能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一些? 无奈,我的周围总是那样吵,不想做的工作不得不做,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却不得不过。我多希望能做自己喜欢的事。」
这两个“不得不”,让我突然看清,那些看似笨拙的坚持,原来早就埋下了成长的种子:
日记本里藏着连接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密码
小时候每天走的上学路也有8公里,现在我可以在42分钟内跑完
输出是我与自己、与这个世界保持连接最好的方式
一、日记
2014 年 12 月 22 日,为了加入罗辑思维会员,我写了一段自我介绍,记录在日记里:
「我来自湖南,90 后,现在在一家小型公司(生产 POS 机)做软件工程师,负责开发预付卡系统平台,其实就是女 coder。
我没有上过大学,2009 年高中毕业后来到深圳,一路靠自学软件编程,才有了现在的工作。
工作后一直觉得英语非常重要,为了打破哑巴英语去报了班,从不敢开口到现在敢去犯错误敢去表达。
2014 年 5月,我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,从 0 到将近 5000 粉丝,几乎每天推送一篇英语学习文章,一是为了监督自己坚持下去,二是希望一起学习、分享。
因为英语,我拓宽了自己的圈子,能参加更多有意思、有意义的活动,也意识到世界上有很多有激情、有梦想的人,还有太多东西等着我去学、去经历!
我的爱好是跑步、极限飞盘、户外、读书、拍摄。」
2015 年 1 月 2 日,我像蚂蚁搬家一样把所有笔记从印象笔记转移到有道云。当时的我写道:“原来知识真的可以跟着人走。”这件事我重复做过很多次——从有道云到 MarkEditor2,期间也尝试过语雀、石墨、Apple Notes……虽然费时,但我始终想珍藏好我的日记。我明白,这是在为未来的自己负责。
2018 年 1 月 3 日,寒假,我去加州 Lake Tahoe 看望朋友,第一次学习滑雪。除了高昂的票价让我印象深刻,最难忘的还是两个小时后学会转弯和刹车的喜悦——当然,也摔得浑身淤青。
当时的我不会想到:
那些看似笨拙的挣扎,是最珍贵的成长标本
六年后,我拥有了喜欢的雪具、倾向买 season pass,每次滑雪都能感受到微小进步, 原来我也可以从跳跃中享受到快乐,开心得像个小朋友(当然也会受伤)。
那些以为被生活碾碎的时光,最后都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成长。
二、跑步
2014 年 12 月 7 日,我第一次跑完深圳半程马拉松,用了 2 小时 45 分钟,带伤上场,当天还来了例假。完赛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战士——曾经白白的脸晒成了小麦色,五官也变得更加分明。
我的跑步感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初级阶段:跑步是为了提升飞盘技术
觉醒时刻:跑步让我身心变得更强壮
终极形态:跑步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,是孤勇者的运动
从 2014 到 2025,10 年时间:
静息心率从72 降到55,是身体送给坚持者的奖章
半马成绩缩短近一小时,是时间对热爱的回应
当你穿着单衣对抗寒冬时,每个毛孔都在呐喊发热。那是一种只属于自己的力量。
三、输出
2014 年,我申请了第一个公众号,记录自己听 VOA 慢速英语的学习过程。刚开始只是搬运主持人对话脚本和自己的笔记,没想到慢慢吸引了一批关注者。
2015 年,我又申请了一个新号,用来组织“100 天挑战”活动。
后来虽然断更了一段时间,但在 2019 年,我重新拾起更新,分享生活感悟、阅读笔记,以及那些经常被问到的问题。渐渐地,我开始更主动地输出,试着把自己的经历整理成文字。
我很感激这个平台,给了我一个真实表达的空间,让我有机会接触世界上更多的人,也让我越来越清楚,自己到底想说什么。
回到开头那个问题:“你做对了哪些事?”现在的我想说:我做对的,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,却一直在坚持的事。
默默写下的日记,迎着晨光跑完的每一公里,坚持听播客并整理学习过程,以及一篇篇不知会不会被看到的推送。这些都不耀眼,但它们像水滴,一点点地打磨出今天的我。
谢谢曾经的我,把每一个“不得不”都酿成了“我偏要”。
正是这些选择,让我一点点获得了和世界对话的能力,也重新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声音。
我认为,对于普通人来说,多坚持几件小事,就能给自己创造幸运。
如果你现在正站在人生某个模糊不清的路口,请相信,坚定走下去——哪怕只是在做一件小事,只要你愿意反复去做,愿意相信它的意义,它就能成为你未来的灯塔。
愿你也能在自己的节奏里,一点点走远,一点点变强。